笃定实干 奋力前行
——凉州区多点发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发布日期: 2023-03-23 10:58 浏览次数:

2022年,凉州区紧紧围绕“六个新武威”奋斗目标,立足发展“城市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积极主动抓项目、育产业、夯基础、保民生,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培育,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达到417.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708元和19515元。凉州区成功入围2022中国西部百强区。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2023年3月10日,总投资1.5亿元的金风科技武威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4.16亿元的华锐凉州区1000MWh/年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PACK工厂项目、总投资7.5亿元的为恒云储凉州区1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总投资4亿元的甘建投武威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的甘肃智达景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环保纸制品包装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在凉州工业园区集中开工。这些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年创税收3.2亿元,解决就业500多人。

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的姿态,推动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奋力实现凉州区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今年,凉州区在精心谋划、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分析和精准研判,确定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49项,总投资761.63亿元;谋划招商引资项目100项,总投资547.89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1项,总投资462.85亿元。强化调度抓落实,实行“三个一”调度和“红黄绿”预警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协调联动、层层落实的“责任链”,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全区开复工重点项目226项,完成投资156.58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5.13亿元,同比增长35.95%;省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3.3亿元,同比增长72.74%。

【做优做强生态工业】

在甘肃东控一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的生产线高效运行,产品从上料到下线经过几十个环节精准把控,操作员、巡检员、质检员各司其职……东控一道1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产品的顺利下线,不仅填补了凉州区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白,也在盘活闲置资源、赋能园区发展方面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这只是凉州区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的一个缩影……

唯有实干,方能笃行。凉州区科学制定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全年计划实施生态工业项目50项以上,已开复工53项,计划完成投资28亿元,已完成投资30.99亿元;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户;着力培育新能源产业,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引进实施新能源及协同产业项目29个,开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9个180万千瓦,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27.94亿元,较去年增长76%。

走进凉州区长城镇省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示范性牧场——武威优然牧业12000头奶牛养殖示范园,一栋栋安装了通风、控温、清洁系统的标准化牛舍,在沙漠里一字排开,蔚为壮观。近日,优然牧业武威牧场再次实现单产新突破,全群奶牛单产达到46公斤,牧场新一年发展实现“开门红”,牧场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凉州区紧紧围绕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奶产业、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文化旅游、数字产业、特色医药、生态环保7条重点产业链,按照“一产业链一链主、多链主”目标,确定25个分产业“链主企业”和121个重点推进项目,定期调度推进,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新希望播种在沃野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

凉州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0.4万亩,保障粮食安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以来累计建设45.5万亩。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立种质资源库(圃),打造全国玉米种子繁育加工基地12.5万亩。

沿着平坦的乡村道路,来到位于凉州区松树镇南河村三组的智信达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园,一排排温室大棚映入眼帘。走进樱桃棚,一棵棵从大连引进的美早大樱桃树上缀满红宝石般的樱桃,在绿叶和枝干的映衬下格外赏心悦目。

凉州区全力推进“三沿”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牛羊猪禽菜果菌薯药草”十大产业及奶、西瓜、鲜切花、葡萄等“10+N”特色优势产业,2022年筹资1.5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建成标准化种养示范基地15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新建日光温室10381座8510亩,种植瓜菜43.3万亩,建成食用菌产业园6个,全区食用菌产量达5万吨,牛、羊、猪、鸡存栏量分别达49.87万头、162.5万只、79万头、424.1万只。设施蔬菜、食用菌产量和生猪饲养量居全省县区第1位,牛羊饲养量分别位居全省县区第2位、第3位。重点培育奶产业链、特色农产品与食品加工2条产业链,着力打造奶业百亿级和生猪、蔬菜、肉牛3个50亿级产业集群。实施品牌农业提升工程,新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新认定“甘味”农产品7个。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农业节水灌溉行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种养循环等项目,全面推广良种良法、标准化生产等技术。

一组组数字、一件件实事、一个个亮点,展示了凉州区在乡村振兴中干在实处的决心与努力。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气势恢宏的天马文化、灿若繁星的五凉文化、博大精深的凉州儒学、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高雅绝伦的西凉乐舞……赋予武威这片神奇土地无穷魅力。

凉州区加快建设文旅项目,实施文化旅游类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6个,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即将建成,武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完成凉州战役纪念馆修缮及功能提升,加快建设中国丝绸之路文化珍宝馆,进一步夯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

凉州区围绕“一核、两轴、四区”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布局,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高标准打造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红色旅游、科普研学协同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全力培育壮大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产业链、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康养研学旅游产业链和“文化旅游+”产业链的“5+N”文化旅游产业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98个,创建乡村建设示范镇1个、示范村20个、示范组15个;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集中收缩安置点11个1011户,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875户3139人,改造土坯房5454户,新改建农村公路1230公里,改造农户厕所1263座,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拓展完善城市功能】

“每年回到家乡都有新变化,城市环境更加靓丽,绿地小游园让人眼前一亮,好多老旧小区穿上了新装,停车位也多了,生活越来越便利……”在广州工作的李丽每每回到家乡都颇有感触。

凉州区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群众所忧所盼,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树立标准意识、精品意识,下功夫改善城市环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老旧小区149个、累计达301个,惠及居民3.5万户。新建续建市政道路10条,打通断头路8条,整治背街小巷48条,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

推窗见绿、出门游园、行路有荫已不再是市民的奢望。凉州区新建小游园9个,新增绿化面积69.25万平方米;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排查处置市政道路、市场环境、交通秩序、临违建筑等方面乱象问题2.8万个。同时,加大城区停车“一难两乱”问题治理力度,西郊公园西北侧地下停车场建成投运,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停车场全面完工,共建成生态停车场40个,新增各类停车泊位10806个;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在13个住宅小区试点开展“一道门”便捷出行行动,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成多功能运动场地5个;城区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开工建设。

开局决定全局,起跑决定全程。2023年,凉州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首要任务,接续奋斗,拼搏实干,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凉州,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行稳致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